近年来,广元市住建局紧扣抓党建聚合力促乡村振兴的时代课题,带着“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”的荣誉,扎实开展驻村帮扶,接续推进乡村振兴,与帮扶村群众携手描绘新时代“富村振兴图”,一派民族团结、产业更旺、群众更富的乡村振兴景象正在呈现。
党建引领描绘乡村振兴“底色”
图为:帮扶工作队以购代捐所在村的农副产品
“何队长,这个‘学习强国’怎么登录呀?”苍溪县猴树梁村的村委会里不时传来一声声亲切地讨论。何队长是广元市绿化中心的工程师何成相,他从2021年8月开始到猴树梁村工作。
这一年是苍溪县实施新一轮村级建制调整改革的第二年,原猴树梁村和盐海村合并为猴树梁村,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上任时间不长。两村合并后,信访不断,邻里纠纷频繁。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通过召开廉勤坝坝会,到村民家里座谈,到田间地头走访倾听群众对村组干部的意见、存在的困难和诉求。与党员干部谈心谈话,统一思想,增强战斗力。组织党员干部收看四川党建手机报、四川电视台乡村振兴栏目,登录“学习强国”等平台学习,动员大家参与到猴树梁村乡村振兴建设中来。
转眼2年时间过去了,他脸上的笑容始终温暖阳光,村民们对他也是赞不绝口。“说漓江道漓江,漓江有个猴树梁。半山松林三分田,粮油药材瓜果香。脱贫攻坚刚胜利,乡村振兴工作忙。村里来个工作队,田间地头热心肠......”。这是猴树梁村三组老廖家办喜酒,知客在为宾客介绍驻村工作队。
乡村振兴,离不开驻村工作队的努力,更离不开群众的参与。“现在猴树梁村村民的集体意识都比较强了,每次政策宣讲大家都主动参与。村两委工作作风也持续向好,群众认可度持续提升”,何成相不无自豪地说。
为民解难描绘乡村振兴“本色”
苍溪县琴溪村深处九龙山腹地,壮美的大山阻隔了交通,也阻隔了村民致富的脚步。琴溪村第一书记田勇初到琴溪村时就面临全村不通天然气,道路出现多处垮塌,雨雪天泥泞难行,村民出行困难,堰塘年久失修等难题。
图为:田勇(右)走访群众
“我深知脱贫攻坚任务艰巨,或许源于军人出身,我秉承了一种不懈努力、孜孜追求的精神,锤炼了一种困难面前不低头、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。”谈到担任第一书记的责任时田勇认真地说。
为了能尽快融入工作,他一方面与村两委成员促膝谈心、了解村情、融洽关系;另一方面坚持吃住在村,挨家挨户走访,与群众谈心,详细掌握各户家庭成员健康、就业、上学等详细情况。
经过不懈地努力,驻村工作队为村上争取水毁道路修复到位资金40万元,弥补因财政困难带来的隐患治理不及时短板。通过多次与天然气公司沟通、协商对接,以每户优惠800元安装入户天然气。目前,已有142户开通了天然气,剩余户正在有序安装中。
谈到对琴溪村未来的期望,田勇借用方志敏烈士在《可爱的中国》中的一句话,“到那时,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,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。”未来的乡村,在各显其美的同时与现代文明水乳交融,生活在乡村的人们,生活将变得更富足、更健康、更智能。
产业发展描绘乡村振兴“特色”
“产业兴旺了,农民才能有好的就业、高的收入,乡村振兴才有强大的物质基础”,苍溪县龙亭村驻村工作队员郑文对乡村振兴有着清晰的思路。
图为:郑文(左)在帮助老乡采摘黄花
为扩大集体产业园发展集体经济,龙亭村计划将这一些闲置土地都利用起来,村上大部分村民都同意,只有一位老大爷直摇头,“搞了这么多年集体经济也没什么起色,还不如我种水稻”。
“老大爷我们又来看你了”,驻村干部自掏腰包购买了小礼品来到老大爷家中,拉拉家常,也谈谈驻村帮扶计划。一次次地拜访让老大爷卸下了心防,也认可了驻村干部的工作思路,终于欣然同意将闲置的那一块土地用于村集体产业园。
为解决村部分村民出行不便的问题,驻村干部积极对接沟通协调,为龙亭村争取40万元道路交通硬化资金,极大缓解了龙亭村民生产生活的不便;为填补集体产业园改土缺口资金,通过联系企业为龙亭村捐赠6万元,缓解了村上的资金压力。
“忙碌且充实的驻村工作,让我少了些浮躁,多了些沉着;少了些书生气,多了些泥土味。”在与驻村生活的相互磨合中,郑文体会到了驻村干部的酸甜苦辣,也收获了许多别样的幸福。
2年来,驻村工作队员始终牢记嘱托,努力干出“走在前、作表率”的过硬业绩。如今,驻村工作队即将开展轮换工作,新的驻村干部将握紧“接力棒”,跑好“接力赛”,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,给乡村振兴绘就更加美好的图景。
copyright 2007-2022 jsj.cngy.gov.cn online services. all rights reserved. 蜀ICP备05000522号-6 网站标识码:5108000044
主办单位:广元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联系电话:0839-3266750 维护单位:广元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宣传信息中心 川公网安备51080002000238号